2015年1月3日星期六

公民抗命後自首隻認一條罪 戴耀廷不認煽動是「狡辯」

簡介 :為期79天的「佔領行動」落幕,但對香港法治、守法意識的衝擊,影響深遠;「環中網」今次「後佔中」系列,專訪了律師會前會長何君堯,探討「法律」、「執法」及「青年」等議題。對於佔中發起人之一、港大法律系副教 . ...
       為期79天的「佔領行動」落幕,但對香港法治、守法意識的衝擊,影響深遠;「環中網」今次「後佔中」系列,專訪了律師會前會長何君堯,探討「法律」、「執法」及「青年」等議題。對於佔中發起人之一、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先違法後自首」,但隻肯認一條「非法集結」的罪名,何君堯直指,此等行為不是自首,「這種是賴皮、博綽頭、博出位!」何君堯更舉例指,就如一個殺人兇手,向警方自首,「總之我就殺了個人,我就掉了在街口,掉了在哪兒,我不會講,你自己找啦,你可否跟法官大人,如果不是我自首在先,警方都不知有兇殺案發生,所以在整件事中有求情的理由,法官說我不覺得你真的自首,你這種並非真誠自首的態度,在減刑那方面我不會給你有任何優惠了。」他指,自首必須提供口供、自白書,如純自首,但保持緘默,並不屬於「真自首」。

       至於戴耀廷宣布啟動佔中,但就不承認自己煽動暴亂,何君堯指出,「佔領中環那本書,你有四個階段,又要商討期,又要醞釀期,然後又行動期,你怎可以講佔中不是你去煽動呢?我會覺得很失望,點解你不大方點呢?」至於佔領行動過後延伸的「鳩嗚團」、「報佳音團」,何君堯對此並不擔心,認為現時法例是健全的,法例亦有足夠權力予警方作出調查和防範,因此警方隻是承著現時政治環境的改變,「不用做強悍的警察,隻要做一位執法者便可。」

        youtube影片連結:http://youtu.be/Ab8NrM_9Ahohttp://www.huanzhongnet.com/article-11505-1.html

亞洲週刊2014風雲人物中的佔領者反佔領者

簡介 :2014年亞洲週刊風雲人物,選出了香港佔領運動中兩大主角--佔領者和反佔領者。他們似乎是死敵,但也可能是密友,他們敵對,但也彼此需要,他們的緊密互動,改變了香港的歷史進程。佔領者與反佔領者其實是香港社會思 ...
(旺角佔領者)
2014年亞洲週刊風雲人物,選出了香港佔領運動中兩大主角--佔領者和反佔領者。他們似乎是死敵,但也可能是密友,他們敵對,但也彼此需要,他們的緊密互動,改變了香港的歷史進程。佔領者與反佔領者其實是香港社會思潮的一對雙胞胎,代表香港人所渴望的一切--追求民主,但卻不能放棄法治;追求民主,但卻不要港獨;追求社會公正,但卻不要失去穩定。

二零一四年的亞洲週刊風雲人物,選出了香港佔領運動中兩大主角--佔領者和反佔領者,因為他們代表了這個城市在綿延幾個月中的兩極化的爭鬥。這兩個對立的群體,從唇槍舌劍到肢體衝突,糾纏不休。他們似乎是死敵,但也可能是密友,他們敵對,但也彼此需要,他們的緊密互動,改變了香港的歷史進程,也在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掀起了風浪,留下了至今未息的餘波。

佔領者與反佔領者,奇異地,其實是香港社會思潮的一對雙胞胎,在政治轉型中各走相反方向,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也許是兄弟、夫妻、父子、姐妹、同事。在這個泛政治化的季節,他們都投入了一場前所未見的爭辯與鬥爭,至今未休。
旺角的反佔領人士
這場佔領運動,成為香港歷史上一場規模最大、分裂最嚴重的政治動員事件,很多家庭和家族都陷入了政治意見對立、乃至互罵的局面。了解這兩個群體的核心和他們內部變幻多端的價值光譜,就可以發現香港最新的變貌。

從數量來說,佔領派一直處於少數,但在九月二十八日警方施放八十七枚催淚彈時,佔領者凝聚的力量處於最高峰,在廣場的集會,人群數以萬計,但到了後來,隨著阻擋交通曠日持久,暴力衝擊事件此起彼伏,終於使民心逆轉。

佔領派和反佔領派,都對香港擁有完全不同的願景,不同的世界觀,也因此有不同的行動邏輯。他們彼此對立和爭鬥,也在爭奪香港前途的話語權,要彰顯自己的「政治正確」,也要爭取誰可以「笑到最後」。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深切地將自己的命運和香港的命運交纏在一塊,他們都認為自己的理念最符合香港利益。

他們都有意地或是無意間,將香港的佔領運動和臺灣在二零一四年三月的「太陽花學運」作比較。佔領派認為太陽花帶來臺灣政治的翻轉,導緻了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但反佔領派則認為,臺灣學運的背後,和香港的運動一樣,都是分離主義的力量作祟,也將帶來這兩個島嶼難以估計的禍害。

佔領者與反佔領者,也往往代表了對中國的看法迥異。一些佔領者,在國族認同上更偏向「去中國化」,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他們由於反對共產黨和特區政府,甚至認為香港人不是中國人。根據香港大學的民意調查,有百分之十八的市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有百分之十五認為自己是香港的中國人,有百分之二十四認為自己是中國的香港人,有百分之四十二認為自己是香港人。

在佔領區內,也曾經出現一些港獨的標語,但它們並不是佔領者中的主流。不過支持佔領運動的香港大學生刊物《學苑》,則是連續幾期推出《香港民族,命運自決》的專題。而香港一些支持佔中的意見領袖如李怡、練乙錚等,都認為「港獨」不再是夢。

支持佔中的群體,在九月二十八日「霧與夜」的八十七枚催淚彈之後,曾經上升到高峰,估計在金鐘佔領區的佔領人數,數以萬計,在雨天或晴天,打開的雨傘,一片傘海,展現了群眾運動的氣勢。
同時,佔領派也立刻凝聚了香港社會運動和公民運動的力量。他們包括了環保人士、同性戀人士、反高鐵、反香港東北發展、爭取退休保障、為弱勢群體發聲。在「我要真普選」的旗幟下,凝聚了香港所有社運團體。

金鐘佔領區的街頭,洋溢著一片理想主義的情懷,也吸引了很多的年輕人。在各大佔領區,都可以看到各種社運團體的文化創作與留言,以讓人目眩的形式,表達他們推動社會公正的熱切渴望。爭取普選和政治制度的改變,不僅是他們的願景,而推動社會的蛻變,扭轉香港社會發展的模式,才是他們終極的訴求。

但從佔領的第一天開始,社運的理想主義就遇上了法治的現實挑戰。佔領了街頭,堵塞了道路,不但打爛了很多人的飯碗,讓的士司機的收入少了三成,讓住在山頂的居民到中環上班的時間,從平常的二十分鐘延到一兩個小時。

因而不少住在山頂的大律師,有些開始時還支持佔中,但最後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感同身受,挺身而出表示:佔領隻是哲學原則,而不是法律原則。

阻塞道路也使全香港約兩萬多名的士司機和幾萬名職業司機,立刻成為反佔領的先鋒。他們走在反佔領的前線,幾度與佔領者爆發肢體衝突,最後甚至入禀高等法院申請禁制令,要求佔領者離開,也為最後佔領劃上了句號。

從學界參與的力量來看,佔中三子--陳健民、戴耀角、朱耀明,都不斷強調他們是要用「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而佔中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要佔中,以形成一種張力,逼使北京當局談判妥協。他們成為佔領運動的理論旗手,號召市民參與這項空前的行動。

陳健民是耶魯大學的政治社會學博士,長期推動公民社會,他曾參與中國大陸的公民社會活動,長期研究社會變革,對社會共識與分裂的問題都很關注。

戴耀廷是拔萃男書院畢業,香港大學法律系畢業,倫敦大學碩士,是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他曾任民主黨元老李柱銘的助理,與香港的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是港大法律系的同屆同學。

朱耀明曾是香港柴灣浸信會的主任牧師,也是六四時期黃雀行動的參與者。

佔中領袖的另一個人物,是天主教的前大主教陳日君。他是強烈反對共產黨的宗教領袖,也對佔中的理念深信不疑,利用宗教影響了一些的信徒參與。

另一方面,反佔中的主要旗手雷鼎鳴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畢業,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他強調自己「用經濟學當眼睛」,破解佔領派的理論。雷鼎鳴說他在美國教書時,就和陳健民認識,陳還去選修過他的經濟課。但沒想到很多年後,他們成為佔領派和反佔領派的兩極。

另一位反佔中教授,是嶺南大學的何濼生,他也是海歸派,留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他早在佔中籌劃期間,就不斷發表言論,痛陳佔中之害。

不是學界出身的反佔中大將週融,則是和佔中的朱耀明一樣,都是以一種傳教士的精神,身體力行,在香港各地推動反佔中的聲音。他的「幫港出聲」不僅在媒體刊登廣告,還在全港各地擺設街站,號召超過一百八十多萬人簽名,強調這代表了香港的「沉默大多數」。

反佔中從常識出發

週融是自學出身,他隻有中學畢業,但憑着辛勤的努力,從媒體底層做起,曾擔任英文《虎報》(Hong Kong Standard)總編輯,也是電臺的節目主持人。他對於佔中之爭,沒有什麼宏大的理論,但卻從老百姓的「常識」出發,指出佔領對香港的傷害。

另一位學界的反佔中人士是中文大學前政治與行政系主任鄭赤琰,這一位在馬來半島出生的老教授,從全球華人的立場,著文反對佔領行動,指出這對於爭取民主毫無助益,反而是弄巧反拙。但與他並稱為中大政治與行政系的元老關信基,則是支持佔領的理論先鋒。這兩位元老的政治信念和實踐,都是南轅北轍,反映了學界內部的巨大裂痕。

但反對佔中最受矚目的文字戰士,肯定是專欄作家屈穎妍。她在很多報刊的專欄,都針對佔領的言論和行動予以無情的批判,也贏得廣泛共鳴,在網絡上被轉載的頻率奇高。

屈穎妍當年曾任職《壹週刊》,與極力支持佔中的專欄作家陳惜姿,都曾是《壹週刊》副總編輯,被暱稱為《壹週刊》的兩朵金花,但如今兩人的看法卻是迥然不同,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城市天空。

不過最吸引眼球的,則是在佔領派中作為激進力量的「人民力量」主席袁彌明,卻有一位反佔領的哥哥袁彌昌。兄妹二人在政治上取態完全不同,但卻無損他們的兄妹感情。袁彌明曾參選香港小姐,是政壇少見的美女,而哥哥袁彌昌則是留學英國的國際關係博士,他從國際戰略與顏色革命的觀點,分析西方在香港這場運動中的微妙角色。

在佔領者的激進派陣營中,陳雲扮演了理論教父的角色。這位《香港城邦論》的作者,指中國大陸是「地獄鬼國、匪黨賊民」,他說「被中共殘害幾代的大陸人,都因為幾代人啞忍暴虐而扭曲本性,成為中共的合謀人」。他走在旺角佔領區前沿,倡導港獨理論,也接受他的一些弟子如「昭明公主」(愛作女性打扮的鍾銘麟)的擁護膜拜。而不少激進網站,尤其是部分「高登仔」的動員與警察對抗,都在思想上受到陳雲的影響,加強那種「去中國化」的分離主義,反共變成了反華,否定了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

在七十九天的佔領行動中,原來知識分子的設想和美好的願望,都被殘酷的現實所扭曲。佔中三子所設想的「愛與和平」,要經由數以千計甚至數以萬計的佔領者的和平示威,最後被警察拘捕,領導人都出面自首,以帶來「道德的感召」。但這樣的劇本一直沒有發生過。佔領行動一開始,就進入了一個失控的狀態,到最後「佔中三子」都黯然放棄。朱耀明牧師幾度落淚,陳健民說他暫時不再參與社運。

為何「愛與和平」出現變調?這都因為事件一開始,佔中的領袖就被更激進的派系所綁架。學聯和學民思潮最後甚至和佔中三子出現巨大的裂痕,而學聯又覺得以中學生為主的學民思潮,是一股盲動力量,在最後衝擊政府總部與絕食的事件中,都是自己決定,沒有取得內部共識,也因此最後使那些「大人們」心灰意冷,覺得被那些小朋友「擺了一道」,黯然告別這運動。

對於警察的態度,也是佔領派和反佔領派的巨大分野。佔領派認為警察是「魔警」,是和黑社會密切的「黑警」。但反佔領派則指出這是對警方的「妖魔化」,是污辱香港警察,混淆視聽。

十月十八日,就在金鐘龍和道夜戰的混亂情況中,一名公民黨的社工曾健超涉嫌用不明液體倒向警察,在夜色中,警察的反應是抓住他到暗角中「修理」。而這一幕剛好被無線電視(TVB)的記者拍下來,將這視為「黑警」的證據,掀起了軒然大波。後來這七名警察被起訴,顯示了警方內部秉公處理和專業,但事件也引起了一些反佔領者的不滿,指責沒有考慮到肇事者用不明液體攻擊警察的事實。

非暴力、有序和去中心化本來是佔領運動的最大特徵。最高峰期時,曾有幾萬人聚集於馬路上,期間沒有一輛車被燒毀,沒有一個商店被劫掠,沒有一個民眾遭受重傷。多數時候,佔領者保持著溫和的姿態,他們互相提醒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是最大的武器。

但後來出現的佔領者與反佔領者的對壘,推翻了這種平和的格局。旺角的兩派衝突與警民對抗,超過了港產片的想像,更不要說一些激進力量發動的龍和道夜戰與衝擊立法會事件,就好像一場又一場的城市遊擊戰。穿上了頭盔、護目鏡、面罩的「街頭戰士」,與警方短兵相接,彼此對峙。

佔領區形成了不同的村落,到處是帳篷,它們的擺放位置像是經過了通體的規劃,留出了行走的道路。各種系統也自發地運作著,醫療隊、糾察隊、維修木匠、垃圾清潔工、物資站、演講場……甚至出現了臨時教堂與學生自習室。某些角度看,一切像是一場紀律嚴明的軍事行動。但另一方面,運動裏並沒有出現一位一呼百應統領全局的領袖,不同的組織與鬆散的群眾都參與其中,他們對於民主的理解與訴求未必一緻,難免互相排斥。學生領袖與佔中發起人,除了獲得媒體話語權上的優勢,對運動如何發展下去的控制力相當有限。

但無論如何肯定運動裏的道德力量,佔領馬路終究是違法的。民主與法治兩種普世價值,發生了矛盾。佔領者的對面,必然有著為數眾多的反佔領者。一些人在運動尚在萌芽時即持反對態度,認為以威脅手段爭取普選會適得其反,隻會令中央收緊政策;一些人是佔領之後發生了轉變,他們感到受侵害的是經濟、法治與自己的生活。反佔領者不是鐵闆一塊,但可以肯定的是,佔領越久,民意反彈越強烈。

佔領與反佔領的兩種力量始終交纏在一起,黃絲帶與藍絲帶的標誌區分了人群。這是一種奇妙的感受,即使在佔領區之外,通過不同的顏色,人們迅速地定位了屬於自己的群體,輕易地區分了敵友。社會前所未有地發生了某種巨大分野,鴻溝存在於無數家庭、友人、小團體之間。政治自然而然地滲透進了人際關係,因政見不同人們彼此疏遠,而身處同樣的陣營,能產生某種同仇敵愾。

外部勢力是否參與,成為雙方鬥爭的一個重要的說辭。反佔中者指出,《蘋果日報》和壹傳媒的老闆黎智英,有秘密捐款給佔領者的領袖,有關的金額和單據,也都在網上流傳,並且指出他的助手Mark Simon就是美國的情報人員。但佔領者同樣指責,反佔領者後面,都是北京力量在支持,包括僱用黑社會人物在旺角挑戰佔領者。

在江湖上赫赫有名、曾經在一九八九年指揮「黃雀行動」,參與營救民運學生的「六哥」陳達鉦,坐在他位於旺角附近的辦公室,接受亞洲週刊的專訪時說:旺角本來就是黑社會的根據地,佔領行動立刻就損害到它們的利益,因而「黑社會也是受害者」。它們不需要外力介入,就會自己「做嘢」(粵語:幹活),與佔領者對抗。

激進團體的狂歡

一些相對於主流泛民派遊離在外的團體,也加入了這場佔領的狂歡。黃洋達領導的「熱血公民」一直是佔中的反對者,他的激進取態與戴耀廷等人的溫文爾雅的學者風範格格不入,但這不妨礙他以「這不是佔中而是革命」為由投身運動。熱血公民和在場所有人一樣,沒有打出屬於團體的旗號。「沒有大會、沒有代表」的呼聲也在那時出現了,統一的黑字黃底的宣傳單張顯示這是有組織的行為,不過沒有人在乎這個細節,也沒有人懷疑誰在領頭。原有的佔中組織的糾察隊統一把「糾察」的袖標拿掉了,在那一刻起,他們等於放棄了糾察的權力。去中心化、去組織化,也使運動往一個失控的方向發展。

這也使反佔領的力量有更多的彈藥。他們指出香港不能再這樣亂下去。其實就在佔領之初,就出現佔領者要檢查警車、要檢驗開往特首辦的餐車車上是否藏有催淚彈。這使得市民警覺,這是否香港「法律與秩序」(Law and Order)開始流失的時候,而香港長期以來所自豪的法治精神,是否也逐漸消逝?退休高級警司劉達強就對這種現象非常焦急,他在手機的群組中,不斷傳播有關信息,也不斷警惕佔領力量對這城市所造成的破壞。

曾經是學生家長會領袖的李偲嫣,也是反佔領和撐警察的先鋒。她走上街頭,和支持佔領的團體短兵相接,彼此辯論、對罵。她說自己就是看不過眼,才挺身而出。

金鐘夏慤道上搭起了一個新的大臺,以大臺為中心每晚舉行集會。佔旺角是另外一番場景,到處是市民的即興演講。人們不僅談論抽象的自由民主,還講述著更為具體的事情,有人談起催淚彈之夜的遭遇,有人則講述通貨膨脹、買不起樓的痛苦。有人看來是路過而偶然加入的,手上還提著麥當勞的外賣。多數演講並不精采,邏輯跳躍,缺少條理,甚至不乏民粹情緒,但卻是充滿生命力的場景。

佔中本意是感召運動

陳健民始終感到不安。作為佔中另一名發起人,他自認為是個悲觀主義者。以他的理解,佔領中環是場感召運動,讓更多人內心燃燒起民主的火焰——這已經在佔領頭幾天香港人的回應裏充分實現了,他對人大撤回決定並不抱太大希望。這一點,他和充滿激情與理想主義的學生領袖截然不同。

旺角和銅鑼灣被意外佔領時,陳健民的第一反應不是驚喜而是憂慮。他從來沒去過旺角佔領區。而按佔中原有計劃,最晚十月五日也應該結束了。當得知一些店鋪受到影響時,他非常難過。另一方面,他又擔心學生的安全,「不願意有一個雞蛋被打破」。

一些人不再能忍耐和平的靜坐,升級行動在十月十四日出現了。他們戴著口罩,顯然是學生與原佔中組織控制之外的人,在夜間攻入了政府總部北側原本暢通的龍和道。與警方的衝突發生後,夏慤道的佔領者也增援了進來,城市遊擊戰打到了隧道裏。這是佔領行動發生以來最激烈的一次警民衝撞。

這也徹底顛覆了原來佔中三子所提倡的「愛與和平」。佔領者要用武力來佔領一條交通要道--通往政府總部的隧道。數以百計帶著全副武裝的年輕人,和警察在隧道內外展開混戰,讓電視機前的市民看得目瞪口呆,過去隻有在電影中出現的「城市遊擊戰」出現在眼前。

這場突襲本來是一場扭轉民心之役,佔領者的形象一夕間淪為暴徒,成為一群崇拜暴力的群體。

在膠著狀態中,佔中三子始終通過中間人保持和政府聯繫,督促對話的發生。而學聯也意識到長期目標與堅硬現實的衝突,在亞洲週刊的採訪中,其中一位學生領袖暗示,最終捍衛的底線將是一個補充民情報告和一份真普選的時間表。這意味著學聯正在把他們的那些宏大的訴求濃縮為兩個簡單的要點。

十月二十五日,一股始終存在但按捺已久的力量終於發起了集中的反擊。一場全港反佔中的大簽名在這一天開始了。從名字看來,組織方「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顯然認為自己才是普選制度的保護者。這是個龐大的多方聯盟,在全港各區竟然設立了九百零八個街站,密集的地區百米之內會有三四個街站。聯盟成員多來自建制派,工聯會與若幹立場保守的商會承擔了骨幹作用,但也有一些民眾陌生的機構,比如圓玄學會、郁達夫學會。

聯盟採用的是加盟制,提交申請表審核後即可通過。「你是賣豬肉的、賣牛肉的,還是賣羊肉的都可以。」發言人週融對亞洲週刊說。「因為我們相信每一個機構,他們都是用自己的資源來支持大聯盟的。」不同的加盟者可自行選擇、協調開設街站的位置。

其實在佔領運動出現後,一些少則幾人多則百人的小型反佔中團體一直活躍,他們會直接進到佔領區唱反調。但由於人數對比上的劣勢,他們很快就處於被圍攻的尷尬境地。不可否認,某些團體似乎在幫倒忙,表現得相當拙劣,他們的成員難以抑制被激怒的情緒,或者不斷重複陳腐的說辭。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選擇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它並無闖入佔領者的地盤去試圖驅趕或者感化對手,而是把宣傳的重點放在了普羅大眾身上。

作為一個出鏡率頗高的人物,六十四歲的聯盟發言人週融是狂熱的高爾夫球愛好者,而在過去的一年多時光裏,他隻有一個清晰的角色:反佔領者。他放下了所有的工作,也很久沒有去高爾夫球場。他過往的經驗與人脈幫忙他迅速成為了反佔領的領軍人物。在他更早之前成立的反佔中組織「幫港出聲」裏,集結雷鼎鳴、何濼生等一批享有聲譽的意見領袖。在這場運動之前,他算是毫無政治經驗的「素人」,但伶俐的口齒讓他足以應付公開辯論與媒體採訪。

在過去的一年裏,戴耀廷遭到過騷擾、侮辱,甚至死亡信件威脅,但據週融說,類似的事情也在他身上發生:「走在街上看見我,就有人比出中指。」但他反覆強調:「我心中沒有什麼敵人。」

「他所使用的這套語言和思維恰恰是香港人能接受的,不是闆起面孔說教的。」一位中央官員對亞洲週刊如是評價週融。他認為學生追求的「公民提名」違反香港基本法,佔領則是搞錯了懲罰對象的自戕。他鼓吹接受經「提名委員會」篩選的普選制度。「香港不能亂」是他的口頭禪。

十月底發起的簽名,已經不是該聯盟的第一次簽名行動了。在七月成立後,該聯盟即發動了一場為期一個月的反佔中簽名,收到了一百五十萬的簽名。「收錢辦事」,也成了佔領者與反佔領者發生對峙時最能噎住對方的反駁。許多時候,佔領者近距離拿手機拍攝反佔中的「藍絲帶」,留下影像證據或者純粹是為了羞辱對方,他們還會唱起生日歌——那是一種莫名其妙流行起來的驅趕手法。

佔領區內外是兩個不同的輿論場。在那個被激情澎湃的演講與鮮艷的宣傳標語充滿的世界裏,生活其中的人容易陷入一種不斷強化的自我暗示。他們對敵對方的某些描述確屬事實,卻輕易陷入全稱判斷的潛意識裏,「對方都是黑社會或者收錢的」。

與警方衝突後,佔領者傾向於誇大傷害,自己陣營主動挑釁的情形卻不提及。在運動初期,這些對警權濫用的譴責,對於警方更謹慎克制地使用武力大有裨益——某種程度上,他們抗議越響亮,那些糟糕的事情就越不會發生,但隨著佔領陷入僵局,不顧事實的極端指責與自說自話,更快地流失佔領區之外人們的同情。

在第二次的簽名活動裏,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用更短的時間獲得了更多的簽名,九天,一百八十二萬個名字。「相信這是一個世界紀錄。」週融說。他不認為簽名的涵義僅僅是表達對警方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撐法治、治安這些香港核心價值」。

對於廣場上很多人來說,一百八十二萬的簽名數字並沒有殺傷力。他們認為簽名大有水分,正義與民意在自己一方。真正對他們心情造成影響的,可能是十月底的另外兩樁事,戴耀廷、陳健民回校復課與廣場投票的叫停。

儘管強調並非退場,也會利用課餘時間回到佔領區,兩位大學教授在佔領滿月之時的選擇仍顯得突然。而十月底的最後一個週日的僅限佔領者的投票,這個原本旨在對話之後、進一步獲取民意授權的舉措,在開始前幾個小時倉促宣布擱置,似乎暴露了佔領者內部決策上的分歧與混亂。

兩件事是有聯繫的。佔領者內部不同世代之爭是外界早已知道的秘密,代表著溫和力量的佔中三子、泛民政黨與有著更進取姿態的學生領袖、支持學界的民間團體,就有如鷹派與鴿派,在目標、策略上都有很大不同。雙方發生過激烈爭吵,在某場會議上,一向好脾氣的戴耀廷曾憤而離場,待冷靜後才折返。

佔中團體內部矛盾

後來回憶起這段紛爭時,陳健民承認,「我們基本上用半退的姿態放出一個信號,要思考這個運動是不是要轉化了」。

十一月對佔領者來說,是一連串的挫折。學聯意欲在APEC會議期間,去北京陳情,但十一月十五日,三名代表到達香港機場後,被告知他們的回鄉證已註銷了。學聯希望以北京不了解香港情況為由打開突破口,但這個反饋信號足夠清晰到讓人驚懼,北京不僅知道香港發生了什麼,還知道所有核心人物的一舉一動與證件號碼。

同一日,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駁回了暫緩執行旺角佔領區禁制令的申請。這意味法律程序上的最終落槌。政府本可引用公安條例直接解決問題,但金鐘一座大廈的業主和一間小巴公司通過民事訴訟程序變成了清場的推動者。

對話之後成立的由學聯、學民思潮、佔中三子、泛民政黨與民間團體組成的五方平臺,也陷入了泥沼。該平臺本是佔領者自己實踐民主、制衡權力的機會,但遺憾的是,集體決策未能實現,平臺變成了隻是各方表達立場與溝通的場所。而作為可引發新一輪輿論壓力的「議員辭職公投」,由於學生領袖拒絕與退場掛鈎,以及一些議員對公投結果的憂慮,在討論幾輪後,也不了了之。

佔領開始的時候,學聯成員常在立法會的泛民議員辦公室裏過夜,敲門就可以找到。但兩三個星期後,他們搬回旺角的辦公室,彼此見面的機會大大減少了。尋求共識是一個效率低下、困難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在決策上,學聯越來越獨立,他們往往先行做出決策,再告知他人。

陳健民選擇接受這種狀態。「我沒有崩潰過,你要學懂面對一種失控的狀態」,他說:「這個飛機好像沒人駕駛一樣的,有時候好像有,好像沒有,人家還以為你是其中一個在控制這個飛機的人。」

他會把想法發手機信息給學生,對方有時回兩句,有時沒有回覆。「他們也會覺得我們挺煩的吧」,陳健民說:「好像父母早上在冰箱的外面貼紙(叮囑孩子)。」

民意繼續逆轉著。根據十一月初的調查,近七成受訪者認為佔領者應該全面撤離。而到了十一月中旬,另一個調查顯示,認為佔領應該停止的受訪者比例再次爬升,超過了八成。兩個調查都是由獨立的大學機構進行的。

佔領者也面臨著人數上的嚴重減員。最初站上街頭的絕大多數學生已離開了,留守者不乏行為粗鄙、打扮另類的青年。雖然香港媒體每日頭版幾乎仍是佔領運動,但國際媒體的關注明顯減少了。在佔領區內,多數人的意見仍是堅持到底,因為主張撤離的人,選擇了用腳投票。

在有關國家安全的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和反國教事件中,湧上街頭的人們最終都取得了勝利。但這一次,香港政府與北京不再做任何退讓。種種跡象顯示,天秤正在倒向反佔領與體制的那一端。

龍和道夜戰的武力陰影,又再出現。十一月十八日晚上,上百名戴著口罩自稱網絡集結而來的示威者,為阻止傳言中的網絡二十三條議案的表決——事實上那根本是個假消息,發起對立法會的衝擊。他們用鐵馬和磚頭砸立法會大樓的玻璃,但打開缺口後,卻四散逃離。警方趕到後,又一輪毫無意義的衝撞開始了,混亂中,一些警用設備被偷走了。次日,佔領與反佔領陣營實現了難得的同步,佔中三子與泛民議員均譴責了暴力行為。但學生領袖們似乎不忍心切割任何衝擊者,在接受採訪時隻是謹慎地使用了「不能理解」一詞。

立法會被衝擊之後的那個週日,佔領者首次走出佔領區,在香港二十一個不同地方開設了街站。這個意在聽取大眾反映、宣傳普選理念的社區活動,卻預料未及地到處遭遇市民的圍攻指罵。「他們搶我們的單張撕掉,用粗口罵我們」,民主黨議員黃碧雲告訴亞洲週刊,這是她多年來開街站從未碰到的情況。她表示對未來選情的憂慮,「我們看見原來支持真普選的,可能也不支持佔領,所以為什麼我們說要勸學生考慮轉移」。

三子自首推動退場

在權衡局勢之下,佔中三子決定再進一步,以投案自首的方式,推動佔領者主動退場,他們在五方平臺上公布了想法。後來,向亞洲週刊回憶起這個「艱難決定」時,戴耀廷說:「政府不願妥協,我也明白,不然好像是鼓勵繼續佔領,為什麼要加籌碼給你?」他期盼著,「退了以後,過一段時間,大家重新對話,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自首時間定在了十二月五日。但這個消息並未在佔領區內引起太大的震盪。在某些佔領者眼中,「好好先生」戴耀廷已經成了被嘲諷甚至被痛恨的對象。學生領袖們公開表示,尊重三子自首決定,但不會跟隨。

一批人將壓力導向了曾擁有香港主權的英國。他們在十一月二十一日包圍了英國駐港領事館,要求英國監督香港的民主,並經濟制裁中國。但這大概是整場運動最短暫的一次佔領,三天後,英國領事館請求警方開通了道路。

一天後的十一月二十五日,旺角也根據法庭禁制令開始了清場。三子和多數泛民議員並未去旺角堅守,這段時間裏他們在密集地開會討論未來策略。學生領袖則選擇了站在警方警戒線的對面,幾位首要人物因此被捕。作為學民思潮領袖黃之鋒被捕的一個典型特徵,他的眼鏡又不見了。

「溝通之路已經走盡。」學聯事後發表聲明。在無望的情緒之下,學生領袖們號召在十一月三十日包圍政府總部。這是個貿然決定,泛民主派政黨與佔中組織均持反對意見,民主黨議員黃碧雲回憶,「我們覺得太危險,也不希望刺激政府清場」。但沒有人可以阻止學生。

從形式上來看,圍堵政總與九月底學生攻入公民廣場沒有本質差別,都是通過行動升級以求變局。但結果完全不同。儘管學生們始終主張非暴力——就他們自己而言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但他們無法控制躁動的群眾。包圍變成了衝擊,有示威者手持自製盾牌防衛,向警察擲物、噴滅火筒;而警方似乎也受夠了,廣泛地以警棍撲打。很多人受傷流血。因為有案底在身,黃之鋒等幾位學生領袖缺席了圍堵,一些因號召而來的示威者憤怒地認為,這近乎背叛。主流輿論對衝擊行動多持批評看法,《明報》刊出《「雙學」盲動號召圍政總,暴力衝擊違和平初衷》的社評。泛民議員也集體發表聲明,呼籲結束圍堵。

十二月一日,學聯秘書長週永康承認,行動失敗。

再一次的,黃之鋒決定站出來,改變劇本的走向,他和另外兩名學民思潮成員宣布無限期絕食。事發倉促,直到在金鐘的大臺上正式宣布的前十分鐘,學民思潮內部還在討論可行性。黃之鋒和他的同伴以慘烈的方式,收穫了一些同情者,絕食帳篷外排起了探視的長隊。但不同於前兩次,他再也無法改變劇本了。整體而言,社會對他的絕食缺少關心與支持。在最後一個學生退出絕食前所過去的一百多個小時裏,也沒有一個政府官員來探視過。

事態變化超出想像

事態的變化再次超乎了佔中三子的想像,他們緊急發表緻市民的公開信,期盼學生以退為進,並宣布自首時間提前。這件事上,他們沒再與學生溝通。十二月三日下午三點,三子與另外六十五名追隨者走進了警局。有些尷尬的是,泛民議員大多缺席了,佔中組織成立時信誓跟隨的所謂「佔中十死士」,也隻有兩人出現。

但一場事先張揚的自首,未能得到公權力的配合。在例行填報地個人資料並承認參與非法集結後,投案者未經審訊,全部被釋放了。警方表示保留檢控權力。但自首的意義是,三位佔中發起人在這場運動中不再有角色,從這一天起,佔中組織解散了。

「其實沒有辦法癱瘓中環的。現在也沒有癱瘓,股市還是升了。北京也知道,我們能夠做的根本就不是要癱瘓中環,我們是要佔領人心。」自首兩天後,戴耀廷在他香港大學的辦公室裏對亞洲週刊說。癱瘓中環概念的首次出現,是在他二零一三年一月的一篇專欄,「但是三月我們提出和平佔中的時候,論調已經改變了。之後,你看我從來沒有再說這一點」。他神情疲憊,像是經歷了一場大病。

戴耀廷承認,字面意義上的佔領中環是一個謊言。所謂「十一去飲」,也不過是選擇中環的行人專用區靜坐,由三子信任的政黨和團體分九區坐鎮。佔領計劃裏不涉馬路,更沒有金鐘、旺角、銅鑼灣。

剩下的事情已經不再有懸念了。十二月十一日,最大的佔領區金鐘遭到清場。不願離開的留守者坐在一起,等待拘捕。讓人感歎的是,被捕人數尚不及學聯五個月前佔中預演,隻有二百零九人。

對於未來,綽號「長毛」的立法會議員梁國雄認為人心會回歸。「他們不會因為我們運動裏面一些毛病或者看起來不對的地方,轉變對香港政改態度。」他對亞洲週刊說,他還在積極遊說議員辭職公投,他認為那將是一場新的宣傳戰爭。

而權力的「連環套」,一環扣一環,在廣場和街頭,比學聯和學民思潮更激進的力量不斷湧現,從「熱血公民」到「人民力量」到「學生前線」的鄭錦滿,越來越激進,他們被指責主動挑釁警方,衝擊警署、立法會、政府總部,要不斷將暴力升級。

但北京早就為應對的策略定調:「不妥協,不流血」,尤其要避免六四事件的重演。很多國際媒體所關注的解放軍出動鎮壓的場景,始終沒有出現。而北京也一直強調對特首梁振英的強烈支持,化解了佔領者要求梁振英下臺的訴求。

北京和香港特區政府的總體戰略,師法毛澤東的「持久戰」,或是蔣介石的「時間換取空間」,歷經兩個多月的起起伏伏,贏得了民意大逆轉,在壓倒性的民意支持下,以和平的方式清場。警務處長曾偉雄在金鐘和銅鑼灣清場後發表談話說:「佔領運動以暴力開始,但以和平結束」,為這七十九天的喧嘩與躁動,作出了總結。

佔領者與反佔領者是一體兩面,代表著香港人如何治理這座城市的願望。在多次的民意調查中,反佔領者均超過了半數,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和佔領者一樣,也是民主的信奉者,隻是對於用何種手段實現目的,有著不同判斷。

在這場佔領中,無數境內外媒體到場採訪,見證了其中並存的信仰與幻滅、驕傲與偏執、驚懼與怨恨、決心與力量。這座城市歷來以務實、勤懇著稱,發達的金融、高效的商業是其引以為傲的部分,佔領與反佔領之爭,遠遠超出了世界對於香港人的政治熱情的想像。

但佔領的餘波還在街頭延伸。一些激進的力量,在高登網站和很多臉書上動員,在旺角街頭推動「流動佔領」,以「鳩嗚」(「購物」的廣東話諧音)之名,滋擾商店,但也更引起了民意的反彈。

佔領與反佔領雙方,都不會認為清場之後,一切就會恢復正常,因為爭奪人心的戰場,其實更為險惡。在民主政治制度之外,爭取社會公正,其實是整個社會更迫切的問題。如何消除香港內部種種矛盾,化解嚴峻的住房問題,要找到年輕人「上流」的機會,而不是讓他們大學畢業後,拿低薪,住在高昂租金的「劏房」。如何找到經濟上的良方,來化解政治上的激進主義,是香港所有派別都要面對的挑戰。

二零一四年香港的兩個群體的博弈,看似是一場殊死戰,但其實也代表了香港人所渴望的一切--追求民主,但卻不能放棄法治;追求普選,但卻不要港獨;追求社會公正,但卻不要失去穩定。佔領者和反佔領者是這個城市的雙胞胎,無論怎麼討厭對方,但最後還是要學會怎樣彼此容忍,找到一個彼此都可以愉快地和平共存的空間,不要失去彼此都珍惜的核心價值。http://www.huanzhongnet.com/article-11473-1.html

英國爲同中國搞貿易30年前已出賣香港?

簡介 :1984年12月,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前往北京,簽署了 《中英聯合聲明》。然而英國國家檔案館本週二(12月30日)公布的一批超過30年保密期的政府機密文件顯示,英國政府官員們此前已經在讨論,首相如何才能爲英國與 ...

1984年12月,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前往北京,簽署了 《中英聯合聲明》。然而英國國家檔案館本週二(12月30日)公布的一批超過30年保密期的政府機密文件顯示,英國政府官員們此前已經在讨論,首相如何才能爲英國與中國進行商務往來提供機會。

文件同時還披露,中國時任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當時向撒切爾保證,中國一方會遵守 "一國兩制"這一設想下的合約内容,稱中國"總是信守承諾"。12月,中英簽署了《聯合聲明》,同意在1997年将香港歸還給中國。

在撒切爾出訪北京6週前,英國駐北京使館緻信英國外交部,敦促撒切爾應該爲英國工業在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争取更大的出口和投資機會。信中還寫道,“但在面對公衆處理此事時,不讓香港輿論認爲我們是在利用香港條約("聯合聲明")而發展貿易,這一點很重要”。

出于這一擔憂,英國政府決定,撒切爾不要和一群英國商界人士一同出訪中國,避免留下“我們向中國出賣了香港而獲得(貿易)獎勵”的印象,時任英國外交部高級官員裏基茨(Peter Ricketts)在1984年11月16日緻撒切爾的信中這樣寫道。

文件還透露,撒切爾一行将讨論商業話題,其中也包括廣東一家核電站的建設。

有中國改革開放總工程師之稱的鄧小平當時向撒切爾保證,中國将在香港堅持實行一國兩制。英國使館的一份照會中說:"有些人對中國是否會信守合約懷有疑問。鄧小平說,他想告訴首相和全世界,中國會一直信守承諾。"http://www.huanzhongnet.com/article-11503-1.html

中國054A護衛艦黃山艦加入亞航搜救

簡介 :中國導彈護衛艦加入救援亞航QZ8501航班前天(28日)上午7時許在印尼爪哇海附近失聯,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國已陸續展開搜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說,中方已向印尼方表示,願緊急派飛機和船隻參 ...
中國導彈護衛艦加入救援

亞航QZ8501航班前天(28日)上午7時許在印尼爪哇海附近失聯,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國已陸續展開搜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說,中方已向印尼方表示,願緊急派飛機和船隻參與亞航失聯客機搜救,并将根據印尼方需求提供其他協助。

昨晚,《解放軍報》微博@軍報記者 發布消息稱,記者從國防部新聞事務局獲悉,經與印度尼西亞政府協商,中國政府決定派遣飛機和艦船參與亞航失聯客機搜救行動。目前,海軍1艘正在南海執行例行巡邏任務的護衛艦已向客機失聯海域方向機動,空軍飛機也已展開相關準備,正與有關國家協調航線。

另據海軍新聞發言人梁陽介紹,海軍已派出艦船參加亞洲航空公司QZ8501失聯航班搜救行動。目前,正在南海某海域執行例行巡邏任務的導彈護衛艦黃山艦已緊急轉換任務,向客機失聯海域機動。同時,部分艦船正緊急組織人員、物資以及救生器材的裝載,聽令出航。

導彈護衛艦黃山艦(舷号570)是中國自行研制生産的新型導彈護衛艦,艦長134米,寬16米,滿載排水量4000餘噸。執行過第2、第13批中國海軍亞丁灣索馬裏海域護航任務。2014年3月9日至6月23日,該艦與俄羅斯、丹麥、挪威等國艦艇聯合實施了13批叙化武海運護航任務。

29日晚,交通部部長楊傳堂亦要求中國海上搜救中心與我外交部、印尼搜救機構保持聯系,關注亞航QZ8501搜尋進展,做好前往支援搜尋準備。同時向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交通部部長發出慰問電,表示可随時提供幫助。“海巡31”輪、“南海救101”輪、“南海救115”輪已整裝待命。

相關海域發現油迹 尚無法确認

經過昨天一天的搜尋,印尼主導的亞航失聯客機搜救工作仍無進展。

印尼空軍發言人哈迪·察赫延托昨天透露,搜尋人員和漁民在勿裏洞島以東大約105海裏處目測到油迹,“但我們還無法确認它是否是亞航客機的燃油”。

他同時證實,協助搜尋失聯客機的澳大利亞飛機和艦船聲稱在勿裏洞島和婆羅洲之間海域發現一些物品,參與搜尋的印尼軍艦已經對這一消息加以核實,但一無所獲。

亞航一架空客A320—200型客機28日早晨從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飛往新加坡途中與塔臺失去聯系,下落不明。經過一晚暫停,搜尋行動29日黎明在爪哇海重新展開。印尼國家搜救機構主管班邦·索埃裏斯托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搜尋行動目前集中在勿裏洞島東部和北部海域,海上和空中同時展開。

按索埃裏斯托的說法,客機在陸地墜毀比墜海更易搜尋,但依據這架亞航航班與塔臺失聯時的坐标參數,客機可能已經沉入海底。這種情況下,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印尼方面需要來自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的設備協助,以期投放先進的水下探測器來搜尋和定位客機殘骸。

客機上有1名香港居民

據南華早報消息,香港入境處昨天确認失聯的亞航客機上,有一名乘客持有外國護照同時擁有香港居民身份。入境處已與相關領事館聯絡,确認當事人于海外的家屬已得到有關方面的協助,而入境處至今并未接獲港人求助。

BBC報道,香港方面剛剛證實,失聯QZ8501航班上的英國公民蔡志文(Choi Chi-man),同時擁有香港居民身份。與他一同乘坐航班的是他隻有兩歲的女兒,新加坡公民。http://www.huanzhongnet.com/article-11449-1.html

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排行榜出爐 大陸僅華爲上榜

簡介 :歲末年初,各種名目繁多的排行榜紛紛出爐。近日,英國湯森路透集團就公布了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亞洲企業在今年的“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中首次成爲最大赢家,有46家企業上榜,其中包括39家日本公司,4家韓國公 ...

歲末年初,各種名目繁多的排行榜紛紛出爐。近日,英國湯森路透集團就公布了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亞洲企業在今年的“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中首次成爲最大赢家,有46家企業上榜,其中包括39家日本公司,4家韓國公司,2家中國臺灣公司,華爲技術有限公司成爲唯一一家入選的大陸企業,排名第41位。

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的評選始于2011年,迄今爲止已有四年。此前中國大陸的企業和機構還無一入選。此次評選的方法是基于四個基本标準:專利總量、專利授權成功率、專利組合的全球性,以及基于引用的專利影響力。

該榜單再次證明了創新投資将帶來經濟效益。上榜企業連續四年超越标普500強,市值加權收入同比增長12.6%,幾乎是标普500強公司年收入增長率(6.85%)的兩倍。2014“全球百強創新機構”上榜企業去年總共獲得了36900億美元的收入。而且,它們在研發上的投資增幅是納斯達克上市同類企業的兩倍以上,上榜的百強企業研發投資增長高達16.9%,納斯達克上市企業的研發投資增長爲8.18%,而标普500強企業僅增長3.97%。

 “全球百強創新機構”的研發投入激增。百強企業在2013年的研發投入共2080億美元,是标普500強公司的4倍,“全球百強創新機構”的年度研發投入增長了近17%。

湯森路透集團知識産權與科技事業部總裁Basil Moftah表示:“創新已經變成了一個過度使用的時髦字眼,反倒掩蓋了創新的真正含義。通過對全球企業知識産權産品組合進行獨家的定量分析,我們不僅能夠确定哪些公司擁有最多的創新産品,而且能夠了解他們保護這些産品的積極性如何。上榜的100家公司是引領創新的先驅,他們不斷推動新的突破,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并激活了全球經濟,我們很榮幸能夠見證他們的努力。”

2014年,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行業依舊領先其他行業,有21家公司上榜,與去年相比降低了9%,但自“全球百強”榜單誕生以來仍然增長了50%,因爲當時僅有14家半導體企業上榜。計算機硬件行業此次位居次席,有13家公司上榜,同比增長18%。工業領域有8家公司上榜,取代了汽車行業,後者今年僅有6家公司上榜,比去年減少了2家。

智能手機領域的激烈競争在今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尤其顯著,專利大戰的幾位主演爲:蘋果、微軟、三星、谷歌和黑莓。

華爲的上榜值得祝賀,但我們大可不必爲了僅有一家企業上榜而擔憂。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強弱,顯然不是一份榜單就能衡量的。中國目前已經成爲全球專利申請第一大國,中國企業與機構2013年一年提交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就超過了60萬件,中國在海外的發明專利申請從2008年的13008件增長到2013年的33222件。中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通過創新推動其全球化發展,這對發達市場中的領先企業發出了有力的挑戰,也漸漸成爲全球創新推動的推進器。http://www.huanzhongnet.com/article-11597-1.html

上海外灘燈光秀11月被否 或因消息不暢生變

簡介 :外灘跨年燈光秀取消,安保措施降級。出于種種原因,這一重大信息并未得到有效傳達。信息傳播的不暢和各方預判的反差,共同構成了這場悲劇的深層背景。2014年12月31日夜在上海外灘造成的踩踏事件引起大陸震驚。 ... . ...
上海外灘跨年燈光秀取消,安保措施降級。出于種種原因,這一重大信息并未得到有效傳達。信息傳播的不暢和各方預判的反差,共同構成了這場悲劇的深層背景。

    2014年12月31日夜在上海外灘造成的踩踏事件引起大陸震驚。這起“群衆自發”的慶祝活動中發生的群死群傷事件,爲何事先沒有采取足夠的疏導防範措施?

  據部分媒體采訪獲悉,早在11月初,上海公安部門出于安全考慮,即否決了外灘傳統跨年項目燈光秀的活動計劃。外灘的安保措施進而降爲(黃浦)區級管理。然而遺憾的是,公衆并未對這一信息獲得清晰的理解,外灘跨年人群洶湧如常。信息傳播的不暢和各方預判的反差,共同構成了這場悲劇的深層背景。

  燈光秀先前早已被取消
  媒體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原計劃在外灘舉行的跨年燈光秀活動,早在2014年11月初的申報階段,就已被上海市公安局重大活動辦公室否決。當時這一部門的主要顧慮,前一年的跨年燈光秀活動觀看人數太多、超過負荷,今年繼續舉辦會有安全風險。

  不過,雖然外灘燈光秀未獲市局批準,區級的跨年慶祝活動并未停止。其中黃浦區政府牽頭,在接近年終的時候,确定在北外灘附近的“外灘源”舉行不對公衆開放的燈光秀活動,參與人數限定爲2000人。而批準進行5000人以下的大型活動,正在區一級政府的權限之内。

一位參與緊急預案制定的上海有關部門人士稱,外灘燈光秀取消後,相應的安保措施也随之降級,相關的安保工作也以黃浦區公安分局爲主。

 
  未被重視的信息
  上海公安取消跨年燈光秀活動,正是出于人流過于集中可能帶來的安全考慮。然而可惜的是,這一重要信息連同安保降級、外灘不封路的安排,并未充分向公衆傳達。

  跨年夜前一週,2014年12月23日,上海媒體新民網發布一條短消息稱,“記者從多方獲悉,連續舉辦3年的外灘4D燈光秀今年将不再舉辦”。

一家名爲“上海軌道交通俱樂部論壇”的民營機構,在其官方微博@上海軌道交通俱樂部則引述了此一消息,提醒網民,此訊息意味着“12月31日晚,外灘地區将不會有大規模倒計時活動,請大家屆時不要盲目前往”。但是,@上海軌道交通俱樂部的官微關注人數僅有8萬餘人,而這條提醒訊息在新浪微博上,隻被轉發了171次。

斷層出現的原因
連續在黃浦江畔外灘舉辦了三年、已成爲上海市民共同記憶之一的外灘跨年燈光秀,在今年的跨年夜不再舉辦,而是改到名稱類似、距離約在五百公尺外的外灘源廣場舉辦。對于這一重大調整,政府應如何傳播才能達緻預期效果,而非聽任公衆各行其是呢?

有傳播學專家認爲,決定信息傳播力度和效果的三個重要因素,分别是信息傳遞的渠道、信息本身的屬性,以及信息傳遞的環境。當傳播者越能夠減少信源抵達民衆的中間環節,傳播效果就越好。而信息本身的内容是否足夠清晰、是否連貫重複放送,也會影響傳播效果。如果信息本身的内容含糊、傳播的頻率和内容不連貫,則其抵達受衆的效率,和影響受衆行爲、判斷的說服力都會下降。至于信息在傳遞時,輿論環境中是否存在“噪音”——亦即受到其他不精準和紛雜的信息影響,則是決定傳播效果的關鍵。

專家指出,從傳播學角度分析,這次“上海燈光秀轉場易址”的消息未能取得預期的傳播效果,是因爲信息發布主體未能有意識地設計、推動這一關鍵信息的傳播。事後回顧,本地的大衆媒體等微博微信平臺報道不夠充分,距離活動舉行的時間前置量太短;上海週邊城市的大衆媒體大多缺席、未加擴散報道等環節,都體現出傳媒未充分調動資源進行廣泛傳播的疏失。

媒體在平臺轉載官方信息在時的表述清晰度仍顯不足、信息傳達内容不一貫,勢必造成“今年外灘是否停辦燈光秀”、“新的燈光秀場所在哪裏、能夠去多少人、誰能夠去”等關鍵信息難以抵達大多數受衆的原因;而這些信息,更無法對大多數受衆産生有效的說服效果,從而改變其行爲模式。http://www.huanzhongnet.com/article-11596-1.html

爲呼格案呼籲的檢察官:手綁繃帶藏刀 随時自衛

簡介 :      滑力加 已退休,曾任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四級高級檢察官    “呼格案”中推牆人  ■本版統籌:新快報記者 肖萍  ■本版采寫:新快報記者 郭曉燕 劉子珩  2014年12月2 ...
  
  
  滑力加 已退休,曾任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四級高級檢察官

  “呼格案”中推牆人

  ■本版統籌:新快報記者 肖萍
  ■本版采寫:新快報記者 郭曉燕 劉子珩
  2014年12月25日,當新快報記者在退休檢察官滑力加家中采訪近半小時後,手臂上綁着繃帶的他突然放松警惕,從繃帶中抽出一把短刀,向空氣中一刺,“我擔心有人殺我,随時做好自衛的準備,現在可以好好采訪了。”然後他扯下繃帶,用那雙并無傷殘的手,展示繃帶裏面藏的一件又一件防身器械。
  2014年10月22日,他外出遇襲事件前,他的家還是一個正常的居所,而此時,這裏步步設防,滿地碎玻璃,猶如一個案發現場。
  那次遇襲後,媒體報道他時,前面冠以了“多次爲呼格吉勒圖案呼籲的檢察官”前綴,這使得他在“呼格案”翻轉後,也成爲了人們的注目點之一。傳言進一步發酵,滑力加成爲“在趙志紅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途中攔下車輛”的正義檢察官。
  事實上,他與“呼格案”的交集并非如網絡傳言那麽戲劇性,呼格父母也是在滑力加遇襲後才知道他,并上門探望。滑力加對自己定位準确:“真正的英雄不是我。我隻不過是全國第一個公開站出來的檢察官。”
  但個性使然,命運使然,他的名字注定與“呼格案”聯系起來。他是一個“刺頭”,比獨鬥風車的堂吉诃德更孤獨,在自己所在的系統裏沒有一個朋友,與第二任妻子已分居,但他說,“這樣也好,做事起來更自由。”
  正義感、孤獨、多疑戒備、神經質、偏執狂,各佔比例,構成了眼前這個61歲的退休老頭。
  除了“呼格案”,他曾試着去推過很多牆。碰巧“呼格案”這一面牆,各種内外力量疊加,被徹底推翻――而他,在急風驟雨的逆轉中,也被裹挾其中。
  滑力加2013年以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四級高級檢察官的身份退休。對于一個在檢察院工作了一輩子的人來說,這個職務不算高,正科級,四級也是高級檢察官裏最低的一階。滑力加覺得,自己如果不是那麽“刺兒頭”,退休的級别應該還能再高一些。
  但他顯然沒後悔。因爲他把自己的退休生活也經營得相當“另類”。
  滑的女兒在國外,作爲退休公務員,他有每月5000元的穩定退休收入,在呼市市區有一套120平方米的住宅,樓下小區适宜閑适地散步下棋。
  但現在,他的住所一片狼藉,氣氛怪異緊張,他說四處布防是爲了防壞人;他深居簡出,生活全靠已分居的妻子一週送一次菜維持。
  他在不同場合都曾爲“呼格案”呼籲
  滑力加退休後更忙了。網絡佔據了他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
  這個40歲才開始學電腦的老檢察官,此前最大的樂趣就是給報社、雜志等投稿。2011年初,開了微博賬戶後,滑力加将自己的陣地搬到了網上。
  他在新浪上發了第一條微博:“我是一名法律工作者,爲人正直,在法律這個部門工作20多年,一直在爲正義事業而奮鬥。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本人隻認法和理,認爲人人平等。” 如今這條微博排在所有微博的第358頁。
  358頁微博中,滑力加關注的範圍大到國家GDP的增長,小到某縣城的一宗拆遷新聞,“李剛門”、“藥家鑫案”、 “郭美美事件”熱點事件都在其中。但轉發和評論數均廖廖。微博從2014年10月底開始出現“呼格案”内容,他公開批評公檢法系統在“呼格案”中的表現。自此他開始收獲越來越多的關注。
  但一位熟悉他的媒體人告訴新快報記者,滑力加确實在不同場合都曾爲“呼格案”呼籲,譬如檢察院、法院系統的内部通訊中,某場公職部門組織的協調會上。
  更重大的轉折是出現在2014年10月他遭遇的那場伏擊。因爲他把這件事發在了自己的微博上,于是,媒體紛紛跟進,終于他成爲了新聞報道的唯一主角,也是從那時起,呼格吉勒圖的父母才知道,原來有一個檢察官在爲他的兒子主持公道。所以當他們夫妻二人得知滑力加受傷後,表示必須專門去看望一下表示感謝。
  滑力加聲名日隆。他在新浪、騰訊兩個微博上粉絲已超過13萬,經常手上都同時兼顧着幾個案子,爲此他特意聲明:“來信或者QQ不方便聊天,有問題發郵箱,按順序解答。”
  他的兩臺手提電腦也不得不開始“各司其職”。“一臺幫家裏人炒炒股票,一臺幫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看看案子,光是辨别出其中哪些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滑力加說,爲此自己每天都很忙,有時甚至會嚴重失眠,需要吃安定片才能睡着。他同時也将這些細節記錄在網上。
  網絡給他的回應趨向兩極:有人認爲他是“用生命捍衛正義”的英雄,也有人覺得他就是炒作博眼球。
  《法制晚報》記者朱順忠的評價是,“無論他的個人訴求是否合理,對于所有曾爲呼格案出力的人都應尊重。”
  
  “我選了短刀,因爲隻是用來自衛”

  無論是哪種,頂着“呼格案”光環的滑力加生活已徹底改變。他的房子布置得像個“案發現場”,被子裏、床下都藏着各種水果刀、老虎鉗。
  本來窗明幾淨的客廳一片狼藉,中央一堆玻璃碎片。客廳與飯廳之間,用剛剛到貨的裝床的紙皮箱做了分隔,隻留下大約一人可過的空間,并用一張靠背木凳把這本就逼仄的空間再設置了一層障礙。木凳的一角還有一條白色的橡皮筋,從分隔開來的通道中一直延伸至洗手間。
  事實上,一天之中,滑力加在如此複雜的布局中待的時間并不長,更多時候他是待在自己睡房裏,早上8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的他,将兩臺手提電腦以及收到的各種申訴材料都堆在了床上。除了吃飯和上洗手間,房間才是他最重要的陣地。
  但表面上來看,這個陣地的布局要簡單得多,除了在房門正中擺放着一張高腳木凳并同樣用白色橡皮筋做分隔外,其他擺設混亂。
  不過經滑力加揭秘後,才發現裏面“暗藏玄機”。床一邊的被子下壓着各種金屬器械,看上去好像已經有點生鏽的水果刀、老虎鉗、錐子等,他爲那把刀做了解釋:“我特意選了把短刀,因爲我的刀是用來自衛的,不是殺人。”
  另一邊的床頭則放着一根約一米長的棍子,棍子上特意訂了個釘子。滑力加對這樣的布局十分滿意,他拿起棍子揮舞着告訴記者,“有人來我就拿着敲他。”
  爲了更安全,他不輕易走出小區,對于來找他的人他都會先在樓上的窗口觀察一下。爲此,他讓妻子每週準備好一週的菜,蔬菜放在冰箱,肉他則選擇用高壓鍋煮熟,每次吃一點,吃不完的他就将肉連同鍋一起放在窗口,他說,呼市現在的溫度足以保鮮,但當他把鍋打開給記者展示時,仍然能聞到一股怪味。
  如今這個房子隻有他一人住着,他說妻子因爲害怕已經搬出去了,這也導緻了他的開放式廚房裏堆滿了未清洗的鍋碗瓢盆。這樣的環境下,他還堅持要爲新快報記者倒茶,然後随手在一堆蒙塵的玻璃杯中找出兩個爲我們續上了茶水。
  他說,他現在仍然生活在危機當中,前兩天又來了個聲稱是央視記者的人微博私信他請求采訪,他要求對方上傳記者證,“你猜怎麽着,他上傳一個記者證的皮,又把照片蓋上上傳了半個記者證,這一看就是假的,我沒吭聲,讓他來,看他想幹嘛,最後他也沒敢來,哈哈”
  對于這般光景的生活,滑力加仍然覺得值得,“我的刀給了我繼續下去的勇氣,壞人來殺我,我就刺他,保護自己!”
  
  “我就要做個刺頭,看到底是刺疼還是肉疼”

  關于他是怎麽成爲“刺頭”的,滑力加每次都能絮絮叨叨講出很多故事。
  他坦承,自己在檢察院也辦過冤案。那是他接手的第一個案子,一對同居三年的小情侶,一天因爲女方要求坐火車到包頭,男方卻隻買了張中途下車的車票,于是女方告男方強奸,并把一條染了經血的褲子作爲物證。“我一接這案子就覺得不對勁,我就找認識他們的人問,都說他們倆是同居關系,我就感覺這案子不能這麽辦,但是院裏的人都要求我這麽辦,我不好說什麽,隻能讓那男的請律師,可是他窮,對我也不信任,最後這案子真被判成了強奸。”自那以後,滑力加決定,不能再用以前有罪推定的辦案方式,必須疑罪從無,“如果呼格案當時在我手裏,啥事也沒有了”。
  過往的同事有些已不願意再接他電話。例如,他曾經對媒體說,他見證了趙志紅被押赴刑場的一幕,但新華社記者湯計認爲這不可能,“二審都沒開過庭”,爲了佐證自己的說法,滑力加想找當時告訴他這一消息的某處長,但處長再沒接過他的電話。
  “我就要做個刺頭,看到底是刺疼還是肉疼。”滑力加說,“就好比今天,我就要把報案材料放在網上,就是一根刺,直指腐敗分子和不作爲者。”
  他說想做的是張飚一樣的檢察官,即便退休也要幫助人申訴冤屈。2013年,已經退休的新疆石河子檢察官張飚,幫助張高平、張輝叔侄平反。不同的是,張飚做成事了,而他才剛剛開始。
  2014年12月29日,新快報記者再次緻電滑力加時,他正帶着刀出門爲汽車加油去了,他說“這是因爲要走遠路,爲下一起申訴材料做實地考察”。http://www.huanzhongnet.com/article-11591-1.html

盤點2014中國高鐵出海記:李克強親自擰螺絲

簡介 :高鐵已經成爲一張新的中國外交名片。2014年,中國高鐵的走出去之路一路高歌。  有着“超級高鐵推銷員”和“最強營銷總監”等美稱的李克強總理,向外方推薦中國高鐵幾乎成了其出訪的必做功課,這同時也體現了中國政 ...
       高鐵已經成爲一張新的中國外交名片。2014年,中國高鐵的走出去之路一路高歌。
  有着“超級高鐵推銷員”和“最強營銷總監”等美稱的李克強總理,向外方推薦中國高鐵幾乎成了其出訪的必做功課,這同時也體現了中國政府對高鐵走向國際市場的決心和信心。
  據中國經濟週刊不完全統計,2014年李克強總理已向12個國家(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肯尼亞、英國、美國、津巴布韋、俄羅斯、緬甸、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泰國)表達了合作建設高鐵的意願。
  在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遭遇世界經濟危機和面臨其他國家的激烈競争之際,高鐵的出現成爲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一大亮點。中國高鐵企業頻頻斬獲海外大單,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海外訂單的連續增長已成爲中國高鐵開往世界的佐證。兩家企業2014年上半年的出口簽約額總計已達45億美元(約合276.3億元人民币)以上。
  中國高鐵的發展也吸引了許多國家的關注。中國南車表示,全球有50多個國家與該公司就高鐵合作進行了接觸,其中有20多個國家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包括美國、巴西、俄羅斯、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羅馬尼亞等高鐵潛在市場。
  “南北車合并”的重磅方案,終于搶在2014年年尾——12月30日正式對外公布。我們期待并相信,2015年的中國高鐵,強強聯合,所向披靡!
  
中英高鐵合作被高度期待
  2014年6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倫敦唐甯街10号首相府同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中英總理年度會晤。圖爲會晤前,卡梅倫爲李克強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2003年英國開通第一條跨國線路的高鐵(HS1),從倫敦穿越英吉利海峽至法國巴黎,著名的歐洲之星就取道HS1軌道。近10年後的2012年,英國首相卡梅倫宣布啓動英國的第二條高鐵(HS2)項目。2014年6月,李克強在英國訪問期間,中英兩國政府發表的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同意在彼此市場促進關于軌道交通(包括高鐵)設計咨詢、工程建設、裝備供應和設施維護等領域的實質性合作。中英有關部門已簽署中英政府間關于加強民用核能合作諒解備忘錄和鐵路交通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确定了合作的政策框架。盡管沒有更具體的合作文件,但外界普遍預期中國方面可能投标申請HS2的運營權,或投資于沿線外圍項目如車站週圍開發。
  
總理親自擰螺絲
  2014年5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亞的斯亞貝巴輕軌項目,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裏亞姆陪同。看到中埃雙方員工正在鋪軌作業,李克強同海爾馬裏亞姆一起拿起扳手,擰緊螺絲。
  
總理在俄羅斯簽署高鐵合作備忘錄
  2014年10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邀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共同參觀“開放式創新”莫斯科國際創新發展論壇展覽。李克強總理訪俄期間,中俄兩國簽署高鐵合作備忘錄。中方将通過吸引商業資金、建立聯合企業和在俄羅斯境内制造機車車輛,以便推廣中國技術。
  
中國高鐵亮相美國
  2014年2月3日,農曆大年初四,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納斯達克大屏上,一列中國造CRH380A高鐵列車精彩亮相,中國在這個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地方展示高端裝備的最新形象。
  
  
中國制造驚豔巴西世界杯
  2014年7月2日,“北車制造”EMU電動車組起運巴西,中國高端裝備首次服務世界杯。這批電動車組将于“世界杯”開賽前投入運營,以緩解即将到來的密集客流。這批電動車組也堪稱世界上最結實的城軌車輛,能在56度高溫下運行。世界杯期間中國制造奔馳在裏約熱内盧5條城市軌道交通的“主動脈”上,并直達世界杯舉辦場地——馬拉卡納球場。
  
中國高鐵“飛”到土耳其
  2014年7月25日,由中國建設的土耳其“安伊高鐵”正式通車,總理埃爾多安偕衆要員試乘首趟高鐵。這條走出國門的中國高鐵,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下,将成爲未來亞歐大陸橋的重要路段和中土兩國經貿關系進一步發展的新标志,也爲兩國人民間的友誼搭建了一條“新絲路”。
  
“中國中車”橫空出世
  2014年12月30日晚間,南北車雙雙公布合并預案。合并雙方初步拟定中文名稱: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合并也被外界看爲是避免兩家公司海外惡性競争、相互壓價,一個拳頭出海的有力舉措。http://www.huanzhongnet.com/article-11590-1.html

45%青年冀施政報告化解矛盾 多與青年人溝通

簡介 :環中網1月4日訊(記者 Angelina)由於早前有不少年輕人參與「佔中」,未來青年政策的走向引起各方關注。新一年度的施政報告即將出臺,有調查發現,有四成半受訪青年,希望化解社會矛盾為來年的施政重點,另外有四成 ...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調查發現,有四成受訪者希望政府重點協助青年向上流動及置業。
(左至右:劉佩瓊、總會社會關注組主席方少洪、梁可欣)
環中網1月4日訊(記者 Angelina)由於早前有不少年輕人參與「佔中」,未來青年政策的走向引起各方關注。新一年度的施政報告即將出臺,有調查發現,有四成半受訪青年,希望化解社會矛盾為來年的施政重點,另外有四成受訪者希望,政府重點協助青年向上流動及置業。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化解社會矛盾才是主流,希望政府多與青年人溝通。
  為了解本港青年對施政報告的認知和期望,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於去年12月,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以網上問卷方式訪問了341位介乎18至40歲的年輕人。調查結果顯示,45%受訪青年期望施政報告重點化解社會矛盾,40%希望政府着重協助青年向上流動及置業,扶貧亦佔13%。而青年對施政報告最關注的部分,37%受訪者表示最關心房屋問題;其次是政制發展及地區行政,有14%的人最關注;而土地供應及教育則各有11%關注。
  調查亦顯示,青年希望多參與社會事務。有77%受訪者認為,政府收集青年意見納入施政報告的谘詢不足,亦有65%的受訪者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和學識,為施政報告提供意見。亦有80%受訪者,希望施政報告多提及青年事務範疇。
  有住所 可安心發展事業
  出席調查結果發布記者會的劉佩瓊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化解社會矛盾才是主流,希望政府關注及加強與青年人聯繫,了解各階層青年的需要。她又指,青年人所關注的房屋政策都是香港目前面對的重大問題,現時青年的收入分配極不合理,薪酬大部分都用於繳交房租。劉佩瓊希望政府能為青年提供合適的住所,使他們能安心發展事業。劉佩瓊建議政府積極爭取社會支持,開發大嶼山的土地,以解決政府和青年間最基本的矛盾。
  2014年香港傑出青年義工得獎者梁可欣亦在記者會上指出,青年從18至40歲之間,有很多不同的需要,例如讀書、就業及置業等,當中涉及社福政策、人口政策、房屋政策多個範疇。她又稱,施政報告是社會發展的藍圖,建議政府制定報告時,能有目標、有策略和可以涵蓋各個階層。梁可欣期望施政報告就文化、創意、科技產業方面,給予年輕人更多元化的發展空間。她建議政府可先從教育着手,開辦與創意文化相關的科目,為青年製造機會。http://www.huanzhongnet.com/article-11589-1.html

落馬老虎背後幫派首次公開:秘書幫石油幫山西幫

簡介 :去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把黨的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紀律剛性約束,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内決不容忍搞團團夥夥、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昨天,新華社刊發文章指出,近年來落 ...
       去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把黨的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紀律剛性約束,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内決不容忍搞團團夥夥、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昨天,新華社刊發文章指出,近年來落馬的一些“大老虎”背後,多有一幫官員與之有着千絲萬縷的利益勾連,形成一個個或明或暗,或松散或緊密的“幫派”“團夥”,并首次公開給這些團夥命名爲“石油幫”、“秘書幫”、“山西幫”。

  □定性

  三大幫派利益勾連結黨營私

  1

  秘書幫

  “前赴後繼”接連落馬

  十八大之後,一些曾經擔任過秘書職務的官員落馬,而這些落馬的“大小秘書”們因工作經曆有着種種相似之處。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近兩年落馬的郭永祥、李崇禧、冀文林等官員先後在四川等地擔任過省委秘書長、省委辦公廳主任、省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等。

  2013年6月,四川省文聯主席郭永祥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公開履曆顯示,郭永祥從一名石油工人開始,在石油系統内成長爲副局級幹部後調任四川,其後多年先後擔任四川省委副秘書長,省委常委、秘書長等職務。

  2013年12月2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四川省政協主席李崇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經接受組織調查。公開資料顯示,李崇禧在2000到2002年間曾擔任四川省委常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是郭永祥的“前任”。

  而緊随其後落馬的海南省副省長冀文林,從1998年到2008年之間,先後在國土資源部、四川省委、公安部擔任過秘書一職。

  2

  石油幫

  從政經曆存在“交集”

  2013年9月1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組副書記蔣潔敏被宣布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蔣潔敏因此成爲十八大後第一個落馬的中央委員。而在就任國資委主任前,蔣潔敏的職務是中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在其宣布被查的前後一週時間内,冉新權、王永春、李華林和王道富也相繼落馬,他們都曾在石油系統内擔任高管職務。有媒體稱之爲“被一窩端的油老虎”或“石油幫”。在這些落馬官員的公開履曆中,記者發現了不少相同之處:按照落馬前的公開職務,王永春和李華林都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冉新權與王道富都曾在長慶油田工作過多年。

  而一些圈子和團夥還存在“交集”,如郭永祥的工作履曆顯示,其曾在石油系統内一步步走到副局級幹部崗位,又擔任過週永康的秘書。

  3

  山西幫

  因籍貫結成利益集團

  “山西官場地震”成爲2014年中紀委反腐的熱詞,不少落馬的山西籍官員被通報接受調查時,都涉嫌“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爲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而多名主政山西的官員與在外地從政的山西籍官員的落馬,被媒體解讀爲“山西幫”。

  山西籍官員落馬者中,令計劃引發海内外衆多媒體關注。根據其工作履曆顯示,令計劃曾在山西工作了7年。今年6月19日,曾任山西省政協副主席的其兄令政策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此前相繼落馬的一些中央部委官員,也因爲祖籍山西或者在山西工作而格外引人注目。2014年12月2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十八屆中央紀委委員、中國科協原黨組書記申維辰因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而此前的6月1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杜善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分析

  “幫派”現象危害大破壞力強

  “12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黨内決不容忍搞團團夥夥、結黨營私、拉幫結派,這是現實反腐工作的反映與要求。”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從不少落馬高官案例剖析中都可以發現一個共性,就是他們利用自身高級幹部的職務便利與在官場的‘影響力’,通過私下聚會等活動,聚攏了一批圈内人。”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認爲:“以‘秘書幫’爲例,雖然我們對于領導秘書等職務的選拔有着明确的規定,但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秘書的選拔任用程序不規範,規定成了一紙空文,出現秘書由領導本人挑選或指定,秘書跟着領導得到快速提拔等現象。某些領導選任秘書存在‘私心’,不是出于工作能力,而是對自己是否‘忠誠’,助長了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風。”

  汪玉凱表示,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透露出來的信号值得注意:“在政治局會議上把這個問題指明,并非空穴來風。嚴厲查處‘大老虎’,拔出蘿蔔帶出泥,每個人身後都是一個‘圈子’,甚至形成了一個緊密的貪污網絡。最終導緻某一地區、某一領域的‘塌方式腐敗’。”

  高波等廉政研究專家表示,“團團夥夥”和“拉幫結派”等現象的危害性和破壞性非常大。随着反腐進入新階段,這個問題具有深刻的警示意義。一方面,嚴厲查處違反黨的政治紀律,拉幫結派等違紀違法現象,體現了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争的規律認識的深化;同時,這也是當下對反腐敗面臨的突出問題做出的針對性回應。

  □背景

  鄧小平首提小圈子害死人

  “團團夥夥”是由鄧小平30年前怒斥的“小圈子”發展而來的。鄧小平曾講過:“小圈子那個東西害死人哪!很多失誤就從這裏出來,錯誤就從這裏犯起。”

  去年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講話指出,黨内決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決不能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夥那一套,決不能搞門客、門宦、門附那一套,搞這種東西總有一天會出事!有的案件一查處就是一串人,拔出蘿蔔帶出泥,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形成了事實上的人身依附關系。

  同年10月8日,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再次指出,黨内上下關系、人際關系、工作氛圍都要突出團結和諧、純潔健康、弘揚正氣,不允許搞團團夥夥、幫幫派派,不允許搞利益集團。

  去年10月31日,中央第六巡視組向河北省反饋巡視情況時,首次出現了抵制“山頭主義”的表述,并指出河北省個别領導幹部搞團團夥夥,并與企業老闆結成利益紐帶的現象值得關注。

  去年12月30日,元旦前兩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再次強調,黨内決不容忍搞團團夥夥、結黨營私、拉幫結派。http://www.huanzhongnet.com/article-11586-1.html